1. 首頁
  2. 議題探究
*文章按上版日期排序

議題探究

  • 關稅陰影下淺談香港教育

    美國特朗普政府如期發動關稅戰,在日益盛行的去全球化趨勢以及其門羅主義舉措,震撼全球。筆者雖然在教育界,但也感到一些同行的不安。關稅好比投向水面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
  • 構建無煙未來 守護學生健康

    為打擊私煙和保護非吸煙者免受煙草禍害,政府將於今年4月底提交「控煙十招」這具針對性的修例草案,各措施以循序漸進方式分階段推行,這為達至「無煙香港」邁出關鍵一步。
  • 期待人工智能重塑學校行政 — 回應陳校長有關人工智能與學校行政文章

    陳德恒校長早前在他的文章《AI與學校行政》中提出,人工智能(AI),特別是大型語言模型(LLM),將會顯著改變未來的生活方式、職業形態和人力需求。人工智能在學校行政中的角色將越來越重,但最終的專業判斷和決策仍需由真人完成,因為學校不會將專業職能和聲譽完全交由機器主宰。
  • 可以給孩子學投資嗎

    當孩子準備升讀中學,他將面對的是另一個更大的世界,除了學業比以前繁重外,他的社交生活、接觸外界的事物,加上網絡科技普及,他的身心發展極速擴闊,他愈來愈需要更大的自主空間,所以父母要懂得在適當時間,多了解他的理財現況,從而建立他的管理能力及自信心。
  • 校友於香港教育之角色與定位

    作為推動香港教育發展之關鍵力量,校友於香港教育中扮演三個重要角色:按照法律賦予之權利參與學校管理、運用自身專業知識及經驗支援母校發展、說好母校故事。
  • 香港教師心態的反思:在考試與全人發展之間的兩難抉擇

    香港教師在當前的教育體制面對兩難困境:一是考試成績的壓力,二是價值觀教育與全人發展的需求。期望教師同工能理解到學生的成長不僅是學科範疇的成績積累,還有價值觀的培養過程。
  • 引領智慧時代:教師如何指導學生負責任地應用AI工具

    本文探討教師如何指導學生負責任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工具,強調建立清晰的使用規範、增強學習的意義、鼓勵迭代使用AI、保持過程透明以及引導學生反思。透過這些策略,教師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數位素養與倫理意識,也能促進自身的教學創新,以應對AI普及帶來的挑戰。
  • Hong Kong English Language SBA: Desirable and Undesirable Practices

    School-based assessment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Hong Kong se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since 2007. Numerous implementation issues deserve practitioners' attention.
  • 香港兒童基礎發展危機

    20多年前開始,香港經濟急速發展,父母照顧嬰幼兒的使命,成為了外傭或祖父母的工作。請不要只關顧香港的經濟發展,我們更需重視兒童發展。一般人都低估了嬰幼兒的個人發展,實比其大學時期發展更為重要。
  •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之淺見

    專業發展活動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極為重要,只要學校找對目標及方法,為教師提供適切的專業發展活動,讓他們能體驗其重要的功能及價值,必能讓教師持續且主動參與專業發展活動,最終使他們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 從教育歷史及課程看中國香港人國民身分認同之建構及公民素質之培養

    香港人之國民身分認同處於低水平,而且有部分人把西方普選政制視為所謂「國際標準」。教育作為社教化一重要媒介,筆者認為這些現象與香港教育歷史及學校課程有關。
  • 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變革與教師角色重塑

    人工智能 (AI) 的快速發展正在重塑全球教育體系。本文將探討 AI 的發展趨勢,並深入分析教師應該擔當的角色及應具備的技能。
  • 淺論繪本教學與中學價值觀教育之關係

    繪本教學大多被應用在小學和幼兒階段教育,很少被應用在中學階段。然而,正因為繪本構圖精美、文字訊息較少,所以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為他們提供一定的想像空間,使他們反思繪本故事所帶出的主題。
  • 小一適齡人口下降之我見

    • 作者: 吳智滙 (香港大學教育政策與社會學部博士、藍田循道衞理小學校友會主席、華英中學香港校友會副會長、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校友會幹事)
    • 刊登日期: 2024年11月16日
    • 關鍵詞:
    因應香港學童人數持續下降,有立法會議員曾建議全港開5班或以上小一的小學,逐步減至4班,但大校減班,會導致學校裁員,打擊整體教職員士氣。教育局因時制宜,善用公共資源,加速推進小班教學,乃明智之舉。